我们的优势 |
会展报道如何创新出彩

“如果一个城市开国际会展,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上空撒钱。”这是一位德国经济学家对会展经济所作的生动比喻。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,中国会展业正以****的速度迅猛发展。与此同时,会展新闻也成为各类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会展新闻的常规写法是报道领导活动和展商情况,采写动态消息和现场新闻。如何跳出常规,把会展新闻写好、写活、写出彩?这需要媒体人创新报道手法,在可读性上下功夫,让读者看得懂又愿意看;从展馆现场找亮点,从人物身上找新闻,让新闻读起来鲜活又生动;从数字中找规律;透过现象看趋势,反映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。
在可读性上下功夫
让语言“美”起来
可读性,指新闻便于阅读、吸引读者的特性。要把会展新闻写“软”写“活”,写得具有可读性,就要求记者能够用鲜活的文字对会展现场进行“还原”。因此,记者在使用新闻写作手法的同时,也要恰当使用文学的表现手法,如运用比喻、拟人、排比等修辞手法,使用描写、抒情等写作手法,增加会展报道的文采,增强会展报道的可读性。
《北京青年报》记者朱玲在参加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时,写过一篇报道《2500平方米展出“中国印刷史”》。报道开头是这么写的:
“世上竟有如此山水:一张长约39米的宣纸,蜿蜒成‘山’;1100个大型木活字,堆砌成‘池’;池水约20平方米见方,不断有墨‘滴’入水,由浓转淡;水墨交融时,一个个汉字浮现……这,便是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主题馆;它,以‘中国’命名。2500平方米的中国主题馆,成就了本届书展上的**亮点,也成就了中国出版印刷史**规模的一次海外展示。”
在记者笔下,中国主题馆宛然一幅壮观的山水画,宣纸为山,木活字为池,池中水墨交融。比喻和数字的运用,散文化的笔法,让场景在读者眼前活起来。报道不仅表现出浓厚的文学色彩,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。这篇报道,让那些没能亲临现场的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,让那些到过现场的读者能读出更多更深的内容。
- 上海ag九游游戏官网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
电话:021-69956937
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墨玉路28号嘉正国际大厦1113室
Copyright . All rights reserved. 上海ag九游游戏官网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 ag九游会登录入口 由D-coding云平台驱动 |am8亚美 -